電 話:028-83578179
傳 真:028-83578579
第一分公司:028-83578279
第二分公司:028-83102298
值班 電話:13320966788
網 址:hkasp.cn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金豐路1263號
近日,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共四川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6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實施方案》。
《方案》有哪些亮點呢?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建立一個架構
以1+N模式組建醫共體。1指縣級二甲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院、婦保院),由其牽頭;N既包括轄區內鄉鎮、社區機構,也包括政府或集體辦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同時不排斥有意愿的社會辦醫機構。打破原有縣鄉村機構各自為陣的體系架構,從而形成一家人。
實施兩個打包
完善醫保基金總額預算管理,醫保資金打包。醫共體實行醫保“一個總額”,在醫共體內共濟調節使用總額指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按醫共體常住人口總額預算,由醫共體統籌管理和使用,年初預撥部分工作經費,績效考核后發放。
制定三張清單
試點縣要制定醫共體協調機構與衛生健康等相關部門、衛生健康等相關部門與醫共體、牽頭醫院與成員單位管理的三張權責清單,明確各自權責,以實化醫共體管理、運行與監管體制機制。
確保四個不變和一個不弱化
組建醫共體后,政府辦醫主體責任不變、支持力度不減;財政投入保障機制不變;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原有行政建制、醫院性質、人員身份不變;承擔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職能不變;發展中醫藥和婦幼保健事業力度不弱化。
實行五個統一
信息化統一:推進醫共體各成員單位信息系統融合,實現數據共享及醫保結算一體化。財務管理統一:醫共體內部財務實行統一管理、集中核算,各成員單位財務單獨設賬。藥械招采支付統一:醫共體內采購賬戶、用藥目錄、采購配送、采購價格、支付貨款統一。質量控制統一:醫共體建立醫療質控管理體系,組建質控機構,承擔成員單位醫療質控,在規章制度、技術規范、人員培訓等方面執行統一標準,規范基層機構的醫療技術操作,逐步實現醫共體內醫療服務同質化。內部管理機構設置統一:醫共體行政、業務、后勤、物流配送等常設部門統一設置、運行和管理。
建立六大中心
牽頭醫院建立開放共享的醫學影像、心電診斷、臨床檢驗、病理檢驗、消毒供應、遠程會診等中心,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區域互認,從而實現縣域內資源集約配置。
落實七個自主
落實醫共體內編制總量統籌使用、內部人事管理、機構設置、中層干部聘任、人員招聘和人才引進、內部績效考核與薪酬分配、年度預算的自主權。
方案原文如下:
四川省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
建設試點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國辦發〔2019〕28號)精神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有關部委工作要求,加快推進我省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以下簡稱醫共體)建設試點工作,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為重點,以構建優質高效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路徑開展醫共體建設試點,保障群眾更好更公平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為實現縣域醫療衛生高質量發展和“健康四川”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健康優先。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醫共體建設作為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的重大改革任務,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堅持政府主導、保障公益。優化縣域醫療衛生資源布局,完善發展體制機制。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和財政投入,切實維護和保障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公益性。
3.堅持縣鄉融合、鄉村一體。創新縣域醫療衛生組織形式和供給方式,建立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實現發展同心同向、資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標同質、服務優質高效。
4.堅持關口前移、資源下沉。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以基層為重點,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推動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持續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三)工作目標。
2019年每個市(州)至少1個縣(市、區)開展試點。到2020年,初步建成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分工協作、有效運行的整合型醫療衛生體系,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升,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縣域就診率力爭達90%,基層門急診人次和住院人次占比分別較試點前提升不少于5個百分點,基層有能力開展的技術、項目不斷增加,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
二、主要任務
(一)建立整合型服務體系,實現架構共同體。
1.整合縣鄉醫療衛生資源。組建以縣級醫療機構為牽頭、其他若干家縣級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成員單位的醫共體。醫共體數量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牽頭醫院原則上為二級甲等以上醫療機構,若人口較少、縣級中醫醫院能力較弱、確需組建一個醫共體的縣域,要向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備案。鼓勵社會力量辦各類醫療機構加入醫共體。
2.推動優質資源下沉。促進醫共體牽頭機構與縣域外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建多種形式的醫聯體,開展專科聯盟、遠程醫療、教學科研等多方式協作,提升醫共體醫療服務能力與管理水平。
3.推進縣鄉村一體化。將政府或集體辦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納入醫共體統籌建設和管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后的非建制衛生院和衛生室,由醫共體負責延伸服務。
4.構建大健康服務圈。醫共體牽頭機構要組建健康管理服務部門,負責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任務的落實和技術指導。可探索公共衛生管理機構職能整合。鼓勵醫共體為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點人群提供醫養護一體化服務。鼓勵探索衛生+體育、衛生+教育等大健康服務模式。
(二)創新醫共體管理體制,實現管理共同體。
1.推進管理體制改革。在縣級黨委、政府領導下,衛生健康部門要充分發揮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牽頭推進職責,會同機構編制、發展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醫保等部門及牽頭醫療機構、醫共體成員單位代表建立部門間配合協調機制,統籌醫共體的規劃建設、投入保障、人事制度和考核監管等重大事項。
2.明晰權責任務清單。組建醫共體后政府辦醫主體責任不變、支持力度不減;財政投入保障機制不變;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原有行政建制、醫院性質、人員身份不變、人事(勞動)關系不變;承擔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職能不變,發展中醫藥和婦幼保健事業力度不弱化。試點縣要制定醫共體協調機構與衛健等相關部門、衛健等相關部門與醫共體、牽頭醫院與成員單位管理的三張權責清單,明確各自權責。
3.建立健全內部治理結構。醫共體名稱由當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符合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法定設立條件的,可核準登記為事業單位法人。醫共體成員單位繼續保留法人資格。醫共體領導班子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管理,實行任期目標責任制。加強醫共體黨的領導,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4.落實內部管理自主權。醫共體內醫療衛生機構依法依規經營管理和提供服務,行使內部人事管理、機構設置、中層干部聘任、人員招聘和人才引進、內部績效考核與薪酬分配、年度預算執行等方面的自主權。
(三)改革完善運行機制,實現利益共同體。
1.完善人才使用機制。醫共體內事業單位性質的縣級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編制分別核定,編制總量由醫共體統籌使用。在核定的編制總量內,按規定實行崗位管理,依照按需設崗、按崗聘用、競聘上崗、人崗相適的原則,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靈活用人機制,促進醫共體內人員合理輪崗、有序雙向流動。新進在編人員戶籍關系可留在醫共體牽頭醫院所在地,人事檔案由牽頭醫院或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優先保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人需要,按規定優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
2.完善薪酬激勵機制。按照“兩個允許”的要求,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合理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醫共體單位完善醫務人員收入分配辦法,以崗位為基礎,績效為核心,打破醫院、層級和身份界限,建立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內部分配機制。薪酬分配要向臨床一線、關鍵崗位、業務骨干及基層醫務人員傾斜,合理拉開差距。適當提高下沉到基層的醫務人員收入水平。鼓勵對醫共體和成員單位負責人實行年薪制。
3.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完善醫保基金總額預算管理,建立“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機制。完善總額控制辦法,提高總額控制指標的科學性、合理性,總額控制指標應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適當傾斜。實行了財務、信息、結算一體化的醫共體,可實行醫保“一個總額”,在醫共體內共濟調節使用總額指標。配套完善醫共體醫保考核辦法,把分級診療相關指標納入考核范圍。建立健全醫保經辦機構與醫共體間公開平等的談判協商機制,“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和風險分擔機制,提高醫共體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完善差異化醫保支付政策,引導參保人員優先到基層首診,符合規定的轉診住院患者可以連續計算起付線。探索適合中醫藥服務特點的支付方式,逐步推行基層中醫門診常見病按病種支付。按照國家和省藥械采購政策,探索建立醫共體內統一采購賬戶、統一用藥目錄、統一采購配送、統一采購價格、統一支付貨款的采購方式。
4.完善醫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和控總量、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強監管的路徑,通過壓縮與控制藥品耗材虛高價格和不合理使用、控制過度檢查檢驗等方式騰出空間。醫共體內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仍執行現行價格管理模式,中央在川、省屬在蓉公立醫院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由省級醫保部門管理,其余公立醫院按屬地由市(州)醫保部門管理。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合理提升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調動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積極性。做好與醫保支付、醫療控費和財政投入等政策的銜接,確保醫療衛生機構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不增加。
(四)促進資源協同利用,實現服務共同體。
1.統籌集約配置資源。鼓勵醫共體行政、業務、后勤、物流配送等常設部門統一設置、運行和管理,提高服務效率。建立醫共體成員單位醫用耗材與藥品的流轉體系和溯源體系。鼓勵牽頭醫院建立開放共享的醫學影像、心電診斷、臨床檢驗、病理檢驗、消毒供應、遠程會診等中心,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區域互認。加強醫共體內部和醫共體之間床位、號源、設備的統籌使用。
2.暢通雙向轉診路徑。明確上下級醫療機構疾病診療目錄,制定醫共體內外轉診管理辦法。鼓勵上級醫院制定藥物治療方案,在下級醫院或基層實施治療,處方自由流動,實現上下級醫療機構臨床用藥協同聯動。引導對診斷明確、病情穩定、需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到基層就診,探索對部分慢性病簽約患者提供不超過2個月用藥量的長處方服務。探索醫共體牽頭醫院取消門診輸液試點,引導輕癥病人到基層就診。鼓勵醫共體上級醫院醫師到基層醫療機構分時坐診,相應診療科目實行備案制。醫務人員在醫共體內執業,不需辦理執業地點變更和執業機構備案手續。
3.促進醫防整體融合。建立以家庭醫生為主體、全科專科有效聯動、醫防有機融合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做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扎實開展健康教育、重點人群健康體檢、婦幼保健、計劃免疫等工作,加強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按要求落實重大公共衛生服務。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促進醫共體由“治已病”為重點向“治已病”與“治未病”并重轉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加強對醫共體公共衛生服務的指導與管理,推進疾病三級預防和連續管理。
4.提升信息化水平。推進醫共體各成員單位信息系統融合,實現數據共享及醫保結算一體化,為實現醫保總額預付創造條件。推進醫共體資源配置、業務經營、效率監測等數字化運行。促進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的連續記錄。鼓勵醫共體開展互聯網診療,提供分時段預約、遠程會診、在線支付、檢驗結果推送等服務。推廣應用人工智能技術。
(五)統籌核心要素資源,實現發展共同體。
1.加強醫共體能力建設。加強牽頭醫院重點學科和專科專病建設,統籌發展醫共體其他成員單位醫療技術,防止牽頭醫院一家獨大造成新的發展不平衡。根據人口結構變化和群眾疾病診治需求,合理確定基層機構發展目標和能力標準,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滿足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服務需求,鼓勵基層開展與能力相匹配的手術項目。鼓勵有條件的中醫醫院成立區域中藥制劑中心,促進區域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研發申報、委托配置和推廣運用等。
2.發揮財政資金效益。根據醫共體建設發展需要和公立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補助政策,原渠道足額安排對醫共體成員單位的補助資金,確保醫共體發展建設資金來源有保障、可持續。按照《公共衛生服務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社〔2015〕255號)要求,實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按醫共體服務常住人口總額預算,由醫共體統籌管理和使用,年初預撥部分工作經費,績效考核后發放。
3.財務集中統一管理。醫共體內部財務實行統一管理、集中核算,各成員單位財務單獨設賬。牽頭醫院為三級醫院的要落實總會計師制度,加強醫共體經濟運營管理。加強醫共體內審建設,自覺接受審計監督。按照資產處置相關規定,允許醫共體統籌調配醫療設備設施。盤活醫共體國有資金使用效率,醫共體成員單位提取的事業發展基金,可統籌用于醫共體醫療業務發展。
(六)落實監督監管職責,實現責任共同體。
1.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建立醫療質控管理體系,組建質控機構,承擔成員單位醫療質控,在規章制度、技術規范、人員培訓等方面執行統一標準,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規范基層機構的醫療技術操作,逐步實現醫共體內醫療服務同質化、民事責任協議化。
2.健全考核評價體系。以公益性為導向,制定醫共體績效考核方案,突出職責履行、醫療質量、費用控制、運行績效、醫德醫風和群眾滿意度,加大對基層服務能力、健康扶貧等公益性指標權重。同時要堅持中西醫并重,確保按中醫特點和實際考核中醫藥服務工作效果。考核結果與管理團隊任免、財政補助、醫保支付、薪酬總量等掛鉤。加強行業作風建設,構建成員單位責任共同體。鼓勵第三方機構參與綜合監測評價。
三、時間進度
(一)啟動階段(2019年8-11月)。召開省級試點工作啟動會,開展基線調查。各試點縣11月底前制定細化方案并啟動試點,做好政策培訓與宣傳,形成推動改革良好氛圍。
(二)實施階段(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省級建立協調機制,適時進行指導、評估,召開研討、培訓交流會。市(州)加強部門聯動和政策協同銜接,開展工作指導和督導。醫共體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實施建設。
(三)評估總結(2021年1月-2021年6月)。全面總結評估后再擴面。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試點縣要充分認識開展醫共體建設的重大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權責清單,協同各方力量,研究解決工作中的苗頭性問題。市(州)有關部門要加強統籌和指導,發揮政策疊加效應,合力推進試點工作。
(二)完善政策保障。各地要因地制宜,完善配套政策,落實規定動作,加強監測評估,確保改革不走樣。鼓勵先行先試,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和發展模式,建立容錯糾錯機制。
(三)做好宣傳發動。正確引導輿論,讓人民群眾和醫療衛生人員充分了解醫共體建設工作,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取得實效。深入挖掘和培育典型,宣傳推廣好的經驗。
附件:四川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名單
四川省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名單